第143章 刘邦见王莽!_大明超时空公司,总裁朱元璋!
奇幻小说网 > 大明超时空公司,总裁朱元璋! > 第143章 刘邦见王莽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3章 刘邦见王莽!

  第143章刘邦见王莽!

  看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刘骜,刘邦感觉非常辣眼,移开视线。

  “明日我将会和刘骜一起去上早朝,你可要一同前去?”

  萧然算算时间,这个时期王莽还在蛰伏,也是他踏上辅政的重要时期。

  正好可以去看看王莽到底是何人。

  王莽在历史上时常被怀疑是穿越者,没有人不好奇。

  “我明天和你们一起去。”

  ……

  绥和二年

  未央宫正殿宣室

  刘邦坐在上首,看着下方满脸震惊的大臣们。

  他们见恭敬站在大臣们前方汉成帝刘骜,更加震惊。

  上方到底是何人,竟让刘骜如此规矩。

  刘邦一个眼神过去,刘骜挨打多日,条件反射的跪下。

  刘骜颤抖着声音,“拜见太祖!”

  淳于长大惊,“太祖高皇帝?!”

  唯有何武和翟方镇定跪拜,“臣等拜见太祖。”

  见此,其他的大臣迟疑片刻,还是紧跟着行礼。

  刘邦视线看过在场的所有大臣,缓缓开口,“天下谣言四起,你们可有什么想说的?”

  察觉到刘骜不敢反抗太祖高皇帝,一位大臣眼神闪烁,主动站出来。

  “回太祖陛下,天降异象本就是常事,有人恶意捏造谣言,可谓是图谋不轨。臣愿意为太祖陛下解忧,去彻查散布谣言之人,将他们全部抓入大牢之中任由太祖陛下处置!”

  “天下百姓都在谈论谣言,伱准备将大汉百姓如何处置?”刘邦目光冷沉,落在淳于长身上带来极强的压迫感。

  大臣额头冒出冷汗,他意识到太祖高皇帝没有汉成帝好糊弄。

  “臣……臣……”

  “这殿上上朝的大臣上百人,竟无一人能说出一二,朕当真是刮目相看。”刘邦不怒自威,这番话砸下去,殿中大臣惶恐下跪。

  “太祖恕罪。”

  有胆大的大臣站出来,努力镇定的开口,“太祖陛下,臣以为天下百姓忙于生计,恐怕不会对此等谣言过于在意,兴许过些日子,谣言就不攻自破了。”

  “臣等附议!”

  有出头鸟,其他的大臣当即选择应和。

  却又有一大臣走出队列,“禀太祖陛下,臣不认同他人之言。”

  “谣言传播数日,监管都城的大臣毫无作为,竟让谣言传出都城,此等朝臣实在是未将陛下的名声放在眼里。”

  “此事理应惩戒监管都城的大臣,再命人进行追查,抓出幕后之人。随后昭告天下,百姓自会明白之前误会了陛下。”

  说话有理有据,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可信。

  可此事追究起来,恐怕会牵连大部分官员,甚至大司马。

  刘邦沉声问道,“你是何人?”

  “臣乃大司马王莽。”

  此话一出,刘邦脸上瞬间带上了杀意。

  王莽!

  就是将会在日后称帝的王莽。

  萧然视线看去,十分的好奇。

  王莽如今不过三十多岁,看起来较为年轻,他此刻微微躬身,倒是看不出任何的野心。

  不过王莽此人心机深沉,要不是他突然上位,还没有大臣怀疑他会造反称帝。

  “何武和翟方,朕准许你们动用兵马,务必在三日内捉拿幕后之人!”

  刘邦完全忽略王莽,一声令下。

  何武和翟方立刻上前下跪,“臣等领旨!”

  能动用兵马追查起来速度就更快了。

  有着太祖命令,朝中大臣谁都没有权利拒绝他们的搜查。

  朝堂上的大臣们有些慌乱,求救的眼神看向刘骜,试图想让刘骜劝阻太祖高皇帝。

  可刘骜早就被打怕了,低着头根本不敢去看别人。

  刘邦将他们的小动作看在眼里,这朝中能用之人少之又少,还有王家掌大权。

  “今日早朝就到此为止。”

  临走前,刘邦深深看了眼王莽。

  刘骜匆忙跟上,害怕自己被大臣们拦住去路。

  重新回到寝殿,刘邦严肃的开口,“你且将王莽的生平说来听听。”

  如今王莽已经坐上大司马的位置,直接出手杀了,后续麻烦不断。

  刘邦想要一击致命,就应该将王莽此人所有行事了解透彻。

  萧然道:“王莽此人善于伪装,而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,也就是如今的太后,更是方便了他日后掌权。”

  “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,王家先后有九人被封侯,五人担任过大司马,是西汉最显贵的家族。族中之人声色犬马,互相攀比。只有王莽独守清净,生活简朴,而且勤劳好学。他对待母亲及寡嫂,抚育兄长遗子,行为检点,作风严谨。对内侍奉诸位叔伯,很是周到,对外结纳贤士。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另类,百姓眼中的道德楷模,很快声名远播。”

  要说王莽的野心能被遮掩如此好,好名声让大臣们对他多了层信任。

  “心机深沉之辈。”刘邦评价。

  萧然点头认可,继续道:“汉成帝在位的阳朔三年,24岁的王莽入朝堂开始做官。王莽办事认真,对人更加恭敬,对身居大司马王凤非常恭顺,因此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。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,后来又升为射声校尉。他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自己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,在当时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为王莽说好话,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。”

  刘骜尴尬的解释,“王莽确实有所才能和名声。”

  刘邦懒得看他,示意萧然接着说。

  “永始元年的时候,王莽30岁身居高位,却从不以自己为尊,总能礼贤下士、清廉俭朴,常把自己的银钱分给门客和平民,还卖掉马车接济穷人,在民间深受爱戴。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,王莽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。”

  “随后,便是他现在成了大司马。”

  萧然都有些佩服,一个人要长久伪装,十分耗费心神。

  就算王莽所做一切都是为了野心,确实是有些手段的。

  好名声的加持在朝堂上能够更快的掌权。

  王莽走了一步很好的棋。

  被忽视的刘骜再次说话,“一开始我没有准备让王莽当大司马,是当时另一个大臣犯了错,又有人举荐,王莽这才得以成为大司马。”

  朝中每个职位,都是精挑细选,要不是出了意外,还真未必是王莽成功上位。

  刘邦皱眉,“若是如此,那人出事少不了王莽的手笔。”

  “对,这件事还真是王莽做的。”

  刘骜震惊,“难道淳于长是被冤枉的?”

  “没有被冤枉,但背后有王莽的推波助澜。”萧然摇摇头。

  “王莽的表兄,王政君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掌握权势在先,地位超越了王莽,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,又为赵飞燕坐上皇后之位出过力,深受你的信任,很快升为卫尉,掌管皇宫的禁卫。这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,不少大臣认为淳于长会没有疑问的继任大司马。”

  “王莽为了得到大司马的位置,暗中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证。”

  “王莽前去探望重病的王根,故意说出淳于长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,给不少人承诺了官职。让王根心生疑虑,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。王根大怒,要王莽赶快去向太后汇报,王太后震怒直接让你罢免了淳于长,王莽坚持查清了他的罪行,证据确凿下在狱中将他杀死。”

  “所以,王根病重,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。”

  刘骜惊愕,“王莽心思未免太可怕了。”

  从头到尾,完全没有人去怀疑王莽是为了大司马的位置。

  萧然挑眉,“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,王莽后来的所做之事,可没人怀疑过他要造反。”

  “行事谨慎,心思深沉,多年的谋划隐忍,此人绝不能留!”刘邦杀意更盛。

  萧然道:“王莽执政后,依旧保持着原本的行事作风,完全没有放纵自己,所受赏赐和钱财用来款待天下的名士,生活更加俭约。甚至有一次,百官公卿来探望他的母亲,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,还以为是他家的奴仆。”

  “这件事更是让大臣们认定王莽是清廉正直之人。”

  瞪大眼睛,刘骜不敢相信,“他这也太欺骗人心了!”

  要不是萧然说过王莽后来称帝,刘骜都不相信这样的大臣会有野心。

  “王莽到底是有意为之,还是真心,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。”

  “后来你中风死亡,汉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。王莽只得辞官隐居于封地新都,并且闭门不出,安分谨慎,期间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,王莽严厉责罚了他,且逼王获自杀,此事传出后得到天下人好评。正是因为此事,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,希望他回到朝堂;有人请愿,汉哀帝只得重新让王莽回京城侍奉太后,但没有恢复官职。”

  萧然感慨,“王莽是个狠人,当断则断,还很聪明,知道韬光养晦。”

  “去和太后皇后正面斗争,明显没有胜算,他就拿民心来逼迫汉哀帝。”

  “这一招很高明。”刘邦道。

  刘骜忽然插嘴,“汉哀帝是谁?”

  “太子刘欣。”

  萧然无语。

  “刘欣死的早,所以被后世称为汉哀帝。”

  “汉哀帝去世太早,根本没留下子嗣。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,就前往未央宫,收回传国玉玺。王政君于是下诏,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,群臣会意,于是纷纷举荐王莽,只有何武与公孙禄两人坚持表示反对。他们两人互相推举对方,以示对王氏外戚专权的不满,这件事上他们也算得罪了王莽。不久后,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。后来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,王莽则代理政务,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。”

  刘骜道:“他到底是怎么顺利当上皇帝的?九岁的皇帝登基,太后难道没有阻拦?”

  他感觉此刻听着有些奇怪。

  萧然看向他,“一个有民心的大司马,不贪污银钱,谁会怀疑他想要称帝。”

  不得不说,王莽积攒的名声给了他很大的助力。

  刘邦沉吟片刻,“既然汉平帝才九岁,王莽为何没对他动手?”

  萧然解释道:“太后还活着,王莽恐怕难以下手。”

  “不过可惜,汉平帝寿命更加短暂,很快就死了。”

  “至于这其中王莽有没有动手,无从查证。”

  “后来是三岁的刘婴被封为皇太子。”

  “三岁的孩童连话都说不清楚,朝堂上不就彻底成了王莽的一言堂?”刘骜道。

  他都能看出来,朝中大臣当然也能看出来。

  “刘婴的存在确实让朝中大臣明白王莽的野心,但王莽的野心在汉平帝时期就暴露了。”

  萧然缓缓开口,“王莽知道要维持权利,就必须自己在朝中有所势力,于是他主动巴结当时大司徒孔光。”

  “孔光是三朝元老,深受敬重,但为人胆小怕事,过于谨慎。王莽一边主动接近和拉拢他,引荐他的女婿甄邯做官,一边以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他造势,利用孔光上奏的影响力来作为排斥异己的工具。”

  “有了利用工具,王莽开始清算曾经得罪过自己的大臣。上奏弹劾何武与公孙禄,让他们离开朝堂。后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二千石以上的高官,剥夺了众多人的爵位。在这个时候,王莽逐渐培植了自己的党羽,将自己信任的人安放到各个职位,渐渐替换掉所有不合心意的大臣官员。”

  “不过到了这个时候,王莽还是维持着政治清廉为皇帝着想的态度。暗地里,王莽当想要有所获取利益的时候,稍稍示意,他的党羽就会按他意思纷纷上奏,王莽就开始表演磕头哭泣,坚决推辞,由此来迷惑太后,完美地遮盖了自己的野心。”

  刘邦脸色难看,“诺大的朝堂,竟没一人能够反抗此等逆贼!”

  “太祖,他们一直都是蠢货。”刘骜趁此机会开口。

  萧然无奈的笑,“朝堂上的大臣各有心思,早已腐败不堪,更何况王莽实在能装模作样,太后都成了他随意忽悠的人。”

  王莽要是去现代当演员,绝对能够拿所有的奖项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hdvk.com。奇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qhdvk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